title

神学回应

前一篇     后一篇     修改     回"公布栏"

标题 □ 基督徒的成长        编号 □  57
发布者 □  康来昌       发布时间 □  Fri Jul 29 06:08:34 2011
文字PDF □ 1       讲道MP3 □ 

基督徒的成长



基督徒重生得救后,要如何成长成德成圣?(华人)教会常犯两个错误。一是律法主义,一是无为主义(Quietism)。

律法显出神的旨意(罗2:18),律法是「圣洁公义良善」的(罗7:12);律法主义则错误,律法主义是人靠著自己(罗9:30-32),而不是全然靠著神(林后3:5)来守律法过日子(林后3:6),结果是,要靠律法称义的人,「与基督隔绝,从恩典中坠落」(加5:4);律法成为「罪的权势」(林前15:56);「惹动忿怒」(罗4:15);使以律法为本的人,都「被咒诅」(加3:10);「结成死亡的果子」(罗7:5)。律法主义在教会中阴魂不散,从伯拉纠到新保罗观,都是它的呈现,华人教会对神和神的恩典认识不足,律法主义的危险尤其大。我们很自然很合理的觉得,努力学习并遵行神的律法是又好又应当的,怎么会「与基督隔绝,从恩典中坠落」?努力学习并遵行神的律法当然又好又应当,但必须出於信心、本於恩典、发自内心,「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里面,写在他们心上…他们不用各人教导自己的乡邻,和自己的弟兄,说,你该认识主」(来8:10-11)。律法主义不仅使人骄傲(因表面上好像遵行了律法)、堕落(骄傲必导致堕落)、绝望(迟早会发现自己根本不能遵行律法),也把人变成机器人,推动奴隶道德,一个指令一个动作,执行者毫不思想分辨。这样,就算一丝不苟的行律法,那也是它律(heteronomy),和生产线上的标准产品一样,没有道德价值。基督徒成圣,是「基督的爱激励我们」(林后5:14),是「圣灵引导我们」(加5:18)。律法的提醒和赏罚作用总是必须的,因为我们得救后,仍有无知和软弱,但我们越是服神的权柄,越是信神的恩典,就越没有它律,越不需要神「拉著他们的手」耳提面命(来8:9),而越有基督里的主动和自由(约8:32;林后3:17;加5:1)。

一切美善出自神权柄恩典,但神权神恩丝毫不减少人的努力责任及挣扎,相反的,唯有全然相信神权神恩,人才能有正确美好得胜的努力及挣扎。基督徒成圣须用功夫,须要努力。

律法主义轻看信心和恩典,无为主义误解信心和恩典。华人教会中对信仰认真的人,常受盖恩夫人的无为主义影响,以为如要过得胜的、正常的、属灵的基督徒生活,就得「无为而治」、「顺其自然」、「听天由命」(命=自然=圣灵)、「放手让神」(Let go and let God)。无为主义认为,「立志」、「努力」、「刻苦」、「效法」等,是「魂的工作」、「老亚当」,无用而有害。宋尚节写的诗歌「灵里生活」,有这样的句子:「不是自己努力挣扎,是主里面动工;不是自己模仿基督,是主里面长大」;倪柝声「正常基督徒生活」中有如此的提醒:「神已经什么都做成了,这样的启示就结束了人自己的努力」(42页),「如果我们认识我们在基督里的事实,我们便不会在为著要进入而努力了」(45页),「不管人下多么大的决心,要使自己得神的喜欢,他的志愿只不过带他到更大的黑暗里面」(172页),「如果我们必须用那么多的力量,来过基督徒的生活,那不过是说,我们所过的并不是真正的基督徒生活」(同上)。

笔者在青少年,深为情欲所苦(现在仍然是),初次看到倪、宋这种无为主义的话,欣喜若狂,原来过圣洁得胜的生活很简单,只要看「自己是死的」(罗6:11),只要「顺著圣灵而行」(加5:16)就得了。「少年人用什么洁净他的行为呢?」(诗119:9),「就是不要努力」!不要努力,放手让神。

狂喜很快便为绝望,我没死啊!顺不了圣灵啊!怎么办?

无为主义的下一步是五旬节派的圣灵教义,你只要被按手说方言,有了这「二度祝福」(第一度是重生),基督徒就得胜成圣了。

无为主义和二度祝福的教训不合圣经(参,Let Go and Let God? A Survey and Analysis of Keswick Theology by Andrew Naselli)。与主同死、灵里生活这类经文应照因信称义来解释:耶稣的生死工作果效,因著圣灵所赐的信心,已经使信徒与神有和好的关系(Union with Christ),而不是说我们的罪性已经消亡,不起作用,不需对付,没有操练、争战(来12:4-13)。基督徒成长的路上,得胜、喜乐、平安、丰富、善良、欢呼等美好,是同失败、痛苦、迷惘、旁徨、无助、叹息等遗憾并进的,「忍耐著结实」(路8:15);「分外殷勤」(彼后1:5);「立定心志,恒久靠主」(徒11:23)。我们因美好的状况感谢赞美,因遗憾的部分认罪祈求,属灵争战,无日无之,直到见主面。无为主义和二度祝福的教训,是王阳明道德约化论的「灵恩版」,他们都主张,只要意志纯化,(看自己是死的),拱手垂裳可天下治,「我欲仁,斯仁至矣」,「吾性自足,不假外求」。一个有神,一个无神,似乎南辕北辙,但在「不需用功夫」上,二者有惊人的相同错误。(参,杨庆球,「成圣与自由,王阳明与西方基督教思想的比较,第四章,「阳明与路德成圣路向的比较」。49-69页)。

想要藉著一个或几个特殊的经历:奋兴、神医、异象、按手等聚会动作,使基督徒突然、跳跃式的成圣,这不实际。神在历史上是有特殊的复兴工作,真实的复兴是可贵的,不过,1.许多所谓的复兴,是不实广告,既无神正道的传讲,也无圣灵果子相随。2.就算有些比较真实的复兴,如希西家、约西亚王的宗教改革,因著改革人亡政息,又因著先知书对当时风气的抨击,都显示那些复兴夹著不少流弊,并不是我们想的那么高大全伟光正。3.不能指望隔百多年才一次复兴,正如婚姻的幸福不能只靠一辈子一次的蜜月,几十年一次的欧洲旅游,每年一次的周年庆。基督徒成长建立在每天琐碎、平常、失败中的有恒有信心的读经祷告聚会事奉舍己背十架。

「唯独恩典」才能使我们正确的努力生活:「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」(弗4:1);「唯独信心」才能使我们结出行为的果子:「唯独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,才有功效」(加5:6);「因信心所做的功夫」(帖前1:3)。改教家没有犯无为主义、二度祝福的错。路德在「论基督徒的自由」中就说:「有人认为,若单有信就可称义,我们就坐享安逸吧!这是又恶又懒的人的话。在来生之前,我们必须管束行为,藉著禁食、儆醒祷告、勤劳、以及其他合理的训练来对付身体。『我是攻克己身,叫身服我』(林前9:27)」(路德选集上,文艺,367-8页,非逐字引),基督徒个人成圣也好,教会在整个世界的见证也好,都充分必要的相信神方可,但神恩一定使人勤快而不是无为:「就当恐惧战竞,做成你们得救的功夫,因为你们立志行事,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,为要成就他的美意」(腓2:12-3);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,是蒙神的恩才成的。…恩,不是徒然的,我…劳苦。这原不是我,乃是神的恩与我同在」(林前15:10)。

基督徒的成长,必须有恒切的属灵操练和悔改。

属灵操练包括认识正确的教义:「听见福音,真知道神…悟性上,满心知道神…叫你们行事为人对得起主」(西1:6,9,10);「听过他的道,领了他的教,学了他的真理,就要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」(弗4:21-22)。知识叫人自高自大,但无知更叫人灭亡,「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。你弃掉知识,我也必弃掉你」(何4:6)。信仰的客观内容(Fides quae creditur)是主观信心(Fides qua creditur)的基础。客观内容就是认识神的三一、全能全善,明白基督十架的救赎,知道圣灵在教会中的工作等,这些知识给人正确的信心,继而产生神悦纳的行为。先有知→信→行的线性次序(信道从听道来,行为从信心出),再有三者互相作用的良性循环。华人教会流行的「不要吃知识果,要吃生命果」之说,违反整本圣经及教会正统的教导。始祖错误在於不信神的话而信蛇的话,如果我们还不相信神的话,还不努力学习真道,那正是重新听蛇的话,上鬼的当。

认识相信独一全能全善神的救恩,会带来平安喜乐;没有这样的知识,在多灾多难的世界,容易产生儒家的忧患意识(劳思光先生称「危苦意识」)。任何意识型态,在神的一般恩典下,都有正面和负面的作用,忧患意识的正面,也许是「化成、自强不息」的态度,和韦伯所说,预定论带来的焦虑,为资本主义铺路或者异曲同工。但忧患意识,对华人的个性、社会风气,也有的负面影响。这种负面影响,和律法主义极易接轨,使华人社会教会,缺乏自由开放:搬到新房子,不是感恩和享受,是担心白蚁和恶邻(居安思危),是对无壳蜗牛内咎;升官了,不要高兴,而要「恐惧戒慎、忧国忧民」,要想「尔俸尔禄,民脂民膏」。以前台湾处处是责任标语,连散心的风景区、小吃店也充满了反攻大陆、拯救同胞的严肃提醒。这现象古已有之:「过江诸人,每至美日,辄相邀新亭,藉卉饮宴。周侯中坐而叹曰:『风景不殊,正自有山河之异!』皆相视流泪。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:『当共戮力王室,克复神州,何至作楚囚相对!』」,「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」的教导,叫人看风景时,不能欣赏赞美造物主的奇妙,而要想到水深火热的同胞,而要为全球暖化痛心,而要化喜乐为忧虑为悲愤;窗外风雨之声不应催眠,只应叫人想「国事家事天下事」而失眠;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,所以要常常忧虑(不是常常喜乐);华人多在「吾日三省吾身」中自责,少在数算神恩中感谢歌颂。

新保罗观的先锋Krister Stendahl写过一篇名文:「The Apostle Paul and the Introspective Conscience of the West」,他认为,路德强调罪,使得西方基督徒,在自责中过日子。Stendahl完全搞错搞反了。路德(还有整本圣经及历史上的正统教会)讲人有罪,这使人面对现实并且谦卑,而路德更讲恩典(罗5:14),这使人「欢欢喜喜的盼望神的荣耀」,「以神为乐」(罗5:2,11)。「省察」,不论是批评或自我批评,都不是基督徒生活的重心:「我被你们论断,或被别人论断,我都以为极小的事,连我自己也不论断自己」(林前4:3)。圣经有讲自省,但那是在真理和圣灵光照下的:「你们总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没有,也要自己试验。岂不知你们若不是可弃绝的,就有耶稣基督在你们心里吗?」(林后13:5)。这样的自省,产生「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忍耐」(西3:12)。华人的反省,是根据24孝或其他历史模楷的反省,那些模楷,多半活的悲苦、死的壮烈。我们从小被教导:活著就是要死,不是为国死,就是为家死,「死有重於泰山,轻於鸿毛」(不是「活有轻松愉快、平安喜乐」),要牺牲小我、成全大我。自省是好事,但更好的是多思想神,自省而缺少了神恩典、权柄、应许、警告、安慰、劝勉等光照,自省会省得自大或自卑。「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」!二次大战和高棉大屠杀,我真有责任吗?大家都听过,老师问小朋友:「阿房宫是谁烧的?」小朋友答:「不是我」这笑话。这笑话笑中有悲,不是悲国学常识低落,是悲华人常被太沈重的道德重轭压成吓成这个样子。

基督徒的成长建立在认识神上,越来越认识神,越来越正确的认识神的全能和恩典,这使基督徒在罪恶世界中有健康的平安喜乐;基督徒的成长成形於生活中的磨难(弗6:13), 磨难,「当时不觉得快乐,反觉得愁苦;后来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,就是义」(来12:11)。


 
文字PDF □ 1       讲道MP3 □ 
发布者来自□76.115.148.235

前一篇     后一篇     修改     回"公布栏"


回"首页"